第八十一章 一晃三年-《名门春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三年来,他可是眼睁睁的瞧见了岳州的惊天巨变。

    之前一下雨便泥泞不堪的小道儿,如今都变成了能同时让八辆马车并行通过的青石板路。

    岳州原本的乡民,家家户户都有田有屋,买了一些流民回来忙活农事,贺二郎去岁里同钱家一道儿组了海船,将彩瓷茶叶竹器卖到了番邦去,换来了一些良种,低价给村民种,不但产量高,还能一年种两三季,人人都恨不得起早贪黑的去开荒。

    若是那些不思进取的,种点地够自己个吃,养点鸭子卖给知味记做酱板鸭也就够活得不错了;若是那想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,都恨不得去了贺家的作坊里做工。

    男子可以去烧瓷,做篾匠,女子可以去知味记做酱板鸭,做卤味,一些心灵手巧的,还能去绣花,切兰花萝卜,那工钱可比种田来得多多了。

    岳州富了,人也多了起来,不过三年便升了中州,超过了三万户。

    这是三年前,岳州人做梦都想不着的事儿。

    对于这不良人的所思所想,贺知春是一概儿不知。

    她此刻正跪坐在小榻之上,认认真真的跟着闵娘子学着绣花。

    “闵夫子,我阿爹的调令已经下了,年节过后我们一家子便要去长安。当初您对秋娘倾囊相授,贺家允诺了要给您养老的,如今秋娘不可同日而语。但是贺家并非言而无信之人,闵夫子不若随我们一道儿去长安。”

    闵娘子只是低着头绣着花儿没有说话。

    贺知春瞧着,顿了顿又继续说道:“您若是不想离了岳州,也无妨。阿俏给您买屋子置地,让木棉认了您当干娘,给您养老。”

    闵娘子这才抬起头来,欣慰的说道:“我对小娘遮遮掩掩,小娘却对我一片赤诚。小娘的绣艺如今初入门槛,离知秋差得远了,我不放心,还是去长安继续教导小娘吧。”

    贺知春心中微喜,闵娘子一直嫌弃她笨,只肯稍微指点她,却不愿意拿出看家本领,如今也算是有个好结果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